close

常言道「身者心之器,心者身之主」我們是否須了解主宰一身行為的心呢?

談心.jpg

心的面目

人心不同各如其面,他人之思想行為若不合我心意,乃當然事。因每個人心之不同,故所流露之心境和表現之行為,便皆形形色色不一而足。再說世間並非一人世界,天地能容納一切,我心為何不能?

人人皆有自主性,一切事都是自己之自作自受,與他人無關。人由身心所構成,心比身更接近真正的我。「惜心之法」,時刻都能得到寧靜和安祥。

因為這身時至而滅,而隨身所召之一切境事物,皆要隨身之滅而皆歸於空,但這心並不因身之滅而不存,並且永遠不生不滅的伴隨真正的我。故凡屬知愛身而不知愛心的人,是謂「不知類之人」。

聖人求道在求心,凡人求道在求神

觀世音菩薩:「若不回頭,誰替你救苦救難;如能轉念,何須我大慈大悲。」

聖人心動,即起真心,心無我執故已解脫;凡人心動,即起妄心,心有我執故未解脫。

不識本心不能明心,不識本性不能見性,不能明心見性,學道無益,空往外求。

我們要時常「關心」自己,才能「開心」

關心:關閉一切邪惡之心念

開心:敞開一切正念之心扉

關什麼?貪心、妄心、嗔心、痴心、邪心、偏心、驕心、疑心

開什麼?善心、誠心、正心、真心、赤心、虛心、敬心、信心

心要空,意要靜,不為外物所擾,不為牽掛所動,才能開心。

故多心自增掛慮,疑心自造困擾,心念一起百慾俱生,志一動搖萬事皆休。

心擾慾牽苦無窮,輪迴轉變幾時休,欲覓性中真面目,勿戀身外假虛榮。

不動心可以達到開心的境界,不動氣可以達到無憂的境界。

我們要真正「發心」才能發動「生命能」跳出「生命流」!

 

【看好文在這裡 ↓ 】

彩魚談天說地的心園地.jpg

 

arrow
arrow

    彩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